尊圣的第43任萨迦赤津法王——智慧金刚仁波切,应西班牙蒙罗约桑前诺布岭(Sangchen Norbu Ling)的祈请,于2023年8月15日在该闭关中心赐予此开示。
释迦摩尼佛花费六年实践苦行,忍受了难以想象的困难,以寻求证悟,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使他成佛。只有当他领悟到平衡的重要性——远离极端——才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证悟。他的教导以存在的真理为核心——四圣谛与二谛(世俗谛与胜义谛)——我们可以通过平衡来理解其深意。平衡是认识胜义谛的关键,也是内心平静的基本。这个言简意赅的佛法教导让你重新发现自己、自在快乐地生活。
来源:本开示取自International Sangchen Norbu Ling Youtube。
在开篇,法王提出了核心问题:证悟究竟是什么?如何实现证悟?这是每位佛弟子都应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。表面上,世俗的各种追求似乎是快乐的来源、给我们带来各种好处,但现实常常揭示出,这些短暂享乐不仅本质是苦,本身也会带来诸般痛苦。因此,佛法的目标在于超越这短暂的生命,追求深渊广大的终极之乐,唯有超越轮回,我们才能实现这一崇高目标。
那么,是什么使我们身陷轮回之中?佛法的践行目的又是什么?法王继续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:为何山羊和狐狸不需要去商店,而我们人类却要去?这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本篇的主题,促使我们反思佛法到底是如何帮助我们的。
证悟及其实现,与内心的平衡密切相关,而这种平衡也是在世俗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关键。法王在本篇引导我们认识并掌握这种平衡,为我们的生活和佛法践行提供重要且珍贵的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