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聖的薩迦·赤千法王(第41任薩迦法王),于2009年3月10日和11日應新加坡薩迦寺的邀請,賜予了為期兩天的開示。
菩提心,或證悟之心,乃大乘法道的核心概念,代表著為了一切有情衆生的福祉而行,誓願成就佛果。作為這一傳承的行者,我們時常被提醒要生起、持守並長養菩提心,確保我們的一切行為,包括追求佛果的行為,都是為了所有衆生的利益。
那麽,究竟怎樣才能真正培養、持守並實踐菩提心呢?這一切又與菩薩誓願及其授予儀式,有何關系呢?
菩提心的踐行是深遠的,從我們踏上大乘道的那一刻起,直到最終的圓滿證悟、徹底覺醒,猶如一場馬拉松。其“深”,在于訓練心為他人服務並加以精煉——去除微妙的自我珍愛與執著。
本篇關于菩薩戒律的闡釋為解答上述問題、為闡明相關要點,乃至心靈的轉化,提供了必要的工具。編譯組也精心為您繪制了簡明的插圖,助于理清似乎複雜的內容,使其更易于理解。我們希望這些圖示能增強讀者們的學習體驗。
來源::我們衷心感謝新加坡薩迦壇城與我們分享此次教法的音頻錄音。
佛菩薩並非一生下來就是佛菩薩。釋迦牟尼佛最初發起殊勝菩提心,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行,積累福慧資糧,最終圓滿成佛。這一過程不僅展現了菩提心的偉大力量和持久踐行的重要性,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楷模和有力的鼓舞。正如釋迦牟尼佛通過菩薩行最終成佛,我們每個人也可以通過發起菩提心,行菩薩道,成為佛菩薩。
菩提心是佛道的根本,發菩提心後,菩薩道的實踐便開始了。“未生起菩提心者令生起菩提心,令生起的菩提心不失壞,且得以增上”——這句話提醒我們,菩提心的生起與保持需要不斷努力和踐行。那麽,我們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生起並護持珍貴的菩提心呢?
諸佛制定的菩薩戒是否僅是戒律?其用意何在,作用何在?這一切將在本文中探討。讓我們明白,菩薩戒是幫助我們圓滿佛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